- · 《中国比较文学》期刊栏[01/26]
- · 中国比较文学版面费是多[01/26]
- · 《中国比较文学》投稿方[01/26]
新民艺评|高考收官,看“招生文学”零的突破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化整为零,避重就轻,舍大就小,舍近求远,这些都是《投档线》在整体构思与场面描写上值得读者留意的匠心独运之处。 正因为家长考生与各高校均高
化整为零,避重就轻,舍大就小,舍近求远,这些都是《投档线》在整体构思与场面描写上值得读者留意的匠心独运之处。
正因为家长考生与各高校均高度重视,每年招生录取就不啻没有硝烟的战争。然而像投档线、填志愿、招生宣传、见面会等实际操作都是短时间内完成,具有封闭性、专业性、一过性的特点,因此在整个高考录取过程中反而不太为全社会所关注。小说家们涉及高考的叙事,通常总是家长们如何鼓励子女好好读书,如何节衣缩食倾其所有为子女营造最佳学习与生活环境,老师同学们如何在学校这块方寸之地夜以继日争分夺秒,以及社会、家庭、学校、师生和同学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摩擦,而到了笔试结束,课本作业撕完,就完事大吉,这以后直至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前的招生投档环节会掀起怎样的波澜,则往往被忽略。张生自己多次赴外地宣传招生,这方面经验丰富,感触良多,他从这个通常被小说家同行们忽略的关键环节切入,就意外地取得了“招生文学”零的突破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比较文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bjwx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711/727.html
上一篇:为生命建一座坛城
下一篇: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跨文体成就比较